脫髮是許多人在不同年齡階段都可能面臨的問題。除了遺傳因素之外,其實日常的生活習慣對頭皮健康的影響也非常大。
身為臨床治療經驗豐富的植髮醫師,我經常遇到患者問:「為什麼我年紀不大就開始掉髮?」
事實上,很多原因來自生活中的「小細節」。以下整理出 6 個應該避免的壞習慣,幫助你延緩落髮、守護髮絲健康👇

6個避免脫髮的生活習慣
| 壞習慣 | 可能影響 | 建議做法 |
|---|---|---|
| 高糖高脂飲食 | 皮脂分泌旺盛、頭皮環境變差 | 均衡飲食、多攝取營養 |
| 頻繁染燙 | 損傷髮絲與毛囊 | 間隔染燙、使用溫和產品 |
| 濕髮入睡 | 黴菌滋生、頭皮發癢 | 睡前確保頭髮吹乾 |
| 濕髮用力梳 | 毛鱗片受損、斷髮 | 使用寬齒梳,輕柔梳理 |
| 髮型過緊 | 牽引性脫髮 | 改為鬆鬆綁髮、讓頭皮休息 |
| 吸菸 | 血液循環差、毛囊營養不足 | 戒菸,改善頭皮健康 |

1. 避免高糖高脂飲食,均衡營養是關鍵
攝取過多糖分與油脂,會造成皮脂分泌旺盛、頭皮環境惡化。
研究顯示,高醣飲食與遺傳性脫髮有一定的關聯。
建議減少速食、含糖飲料與精緻甜點,多補充富含鋅、鐵、維生素 B 群的食物,才能真正從體內養髮。

2. 避免頻繁染燙與強烈化學物質
過度染燙、使用高溫電棒或含合成色素的產品,會損傷髮幹與毛囊,使頭髮變細、變脆,甚至提早進入休止期。
建議:染燙間隔至少 3 個月以上,選擇溫和產品,並定期護髮、頭皮保養。

3. 濕髮入睡容易養出「頭皮隱患」
許多人洗完頭就直接上床睡覺,但濕髮環境容易讓頭皮滋生黴菌與細菌,造成屑多、發癢,進一步影響毛囊健康。
建議:睡前一定要把頭髮吹乾,保持頭皮乾爽透氣。

4. 濕髮時請「輕柔」梳理
濕髮狀態下,髮絲彈性下降、拉力變弱。過度梳理或用力拉扯,會讓毛鱗片受損、增加斷髮與掉髮的機率。
建議:使用寬齒梳,從髮尾慢慢梳順,避免直接從髮根拉扯。

5. 髮型太緊也可能造成掉髮
許多人習慣綁高馬尾或包頭,但長期過緊的髮型,會造成「牽引性脫髮」,尤其是額角與前額髮際線區域。
建議:改成鬆鬆綁髮,或定期放下頭髮讓頭皮休息。

6. 戒菸有助改善頭皮血液循環
吸菸會讓血管收縮、血流變差,導致毛囊營養不足、頭髮生長力下降。長期下來,掉髮速度會加快。
戒菸不僅對身體好,也對頭皮健康有實質幫助。
吳文藝醫師的叮嚀
早期介入 ≠ 多此一舉,而是保護現有髮量的最佳時機。
要有效預防脫髮,生活習慣的調整是基礎,但若你已經出現落髮明顯、髮際線後退、髮量稀疏等情況,建議盡早找專業醫師諮詢,透過頭皮檢測與治療,才能針對問題對症下藥。
🧑⚕️ 吳文藝醫師|萌髮植髮診所 院長
- 國際植髮醫學會 ( ISHRS) FISHRS 院士
- 美國植髮醫學會 ( ABHRS) 專科醫師
- 中華民國植髮醫學會 ( TSHRS ) 現任會長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