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髮總株數怎麼算?醫師教你精準計算方式

📌 為什麼總植入株數很重要?

在植髮手術中,「總植入株數」不僅是決定手術時間、費用與效果的關鍵指標,也影響整體術後髮量密度與自然度。許多患者在初次諮詢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:「醫師,我大概要植幾株?」
其實,這個數字並不是憑空估算,而是經由 植入面積 × 密度 精準計算出來的。


一、植入面積的計算方式

1. 覆蓋保鮮膜

在諮詢階段,我們會先用透明保鮮膜覆蓋需要植髮的區域,讓植髮範圍清晰可見。

2. 標記植髮範圍

接著,在保鮮膜上用專業標記筆畫出準確邊界,確保後續測量的一致性與精確度。

3. 計算實際面積

將標記好的保鮮膜放在方格紙上,每個小格代表固定面積單位。透過統計格數,就能準確算出需植髮的總面積。

👉 優點:
這種方法比單純目測更客觀,也有助於後續制定精確手術計劃。


二、植髮密度的國際標準

確定面積後,下一步是決定 每平方公分要植入多少毛囊。這稱為「植髮密度」。

✨ 標準密度

依照國際植髮醫學會(ISHRS)建議,每平方公分建議植入 35~45株毛囊。這個範圍兼顧美觀與毛囊存活率。

👨‍⚕️ 個性化調整

  • 髮際線/前額區:因為影響外觀,密度可略高(40~45株/cm²)
  • 頭頂區:可採自然漸層密度(30~35株/cm²)
  • 稀疏過渡區:會再做微調,以模擬自然髮流。

👉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髮量看起來自然,還能最大化毛囊利用率。


FUE大面積植髮2500株,高難度植髮挑戰

三、總株數計算公式

總植入株數 = 植入面積(平方公分) × 植髮密度(株/平方公分)

📍案例舉例

假設某位患者需要植髮的面積為 100 cm²,建議密度為 40 株/cm²
👉 100 × 40 = 4,000 株

這位患者大約需要 4,000 株毛囊,醫師便可依此規劃手術時間、供體區提取數量與術後髮型設計。


四、手術中的精準控制

在正式植髮手術中,我們會依照術前計算好的區塊與密度,逐點植入毛囊。
這包含:

  • 供體區提取 → 確保足夠毛囊
  • 植入方向與角度 → 讓新髮自然生長
  • 密度分佈設計 → 符合頭型與髮流特性

✅ 精準的株數控制能有效提升毛囊存活率與術後滿意度。


常見問題 FAQ

Q1:可以先自己估算需要幾株嗎?

可以大致估算,但仍需醫師實際測量面積與評估密度,數字才會準確。

Q2:株數越多,效果就越好嗎?

不一定。過高密度反而會影響毛囊存活率。合適的密度設計更重要。

Q3:同樣的面積,不同人需要的株數會不同嗎?

會。因為髮質、頭皮條件與設計密度不同,每個人的植髮計畫都應該是客製化的。

吳文藝醫師貼心提醒

植髮手術的成功,不只取決於「植幾株」,更取決於醫師的 設計規劃與技術細節
萌髮植髮診所堅持以國際標準進行植髮評估,從面積測量、密度配置到實際操作,都以「自然、精準、美觀」為原則。

🧑‍⚕️ 吳文藝醫師|萌髮植髮診所 院長

  • 國際植髮醫學會 ( ISHRS) FISHRS 院士
  • 美國植髮醫學會 ( ABHRS) 專科醫師
  • 中華民國植髮醫學會 ( TSHRS ) 現任會長。